2023年,我县认真落实省委“一主六双”、市委“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锚定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6%;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跑出了逆势而上,疾驰超越的“镇赉速度”。
日前,总投资40亿元的吉林协联柠檬酸项目一期竣工产品下线,这是我县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一期项目投产后,年可消纳玉米26万吨,生产柠檬酸15万吨、石膏20万吨和有机水溶肥6万吨,年产值超过15亿元,填补了玉米精深加工产业空白,开辟了玉米产能本土消纳、改良土壤、农民增收的产业融合、循环发展新路径。
新项目催生新动能,大项目预示大发展。过去一年,我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产业赋产能,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运行承压奋进、稳中提质。打造“一二三四五”项目服务体系,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1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和134%。新能源乡村振兴、特色养殖扶贫基地、协联年产1万吨碳钢不锈钢设备制造等15个项目顺利竣工。
2024年,我县将继续优化平台建设。强化经开区经济发展主阵地功能,建设“双百亿级产业园”、创业孵化园和物流产业园,打造“一区引领、两翼齐飞、三园并进”发展新格局。完善经开区发展规划,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向“存量”要“增量”,切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谋划实施引水入园、长输管网、协合10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将“嫩江水、天然气、绿色电”引入经开区,加快形成投资“洼地”、发展“高地”。强化产业发展。围绕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产值突破30亿元,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
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发展“晴雨表”。我县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打造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环境。常态开展政企圆桌会议、“服务企业月”活动,有效解决企业难点痛点135个。支持企业扩投资、强技改,磐岳环保固废利用、吉林协联智能包装等4个项目投产运营。争取新能源指标30万千瓦,天然气井增至34口,年产量达到6800万立方米。国信协联升规入统,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1户。飞鹤(吉林)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吉林省工业旅游基地,实现全市“零突破”。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发放消费券552万元,带动消费2827万元。启才劳务派遣获批省级优秀服务业企业。聚焦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打造“三线一环”精品路线,新增钢琴岛、幸福路、乌一兰民宿等网红打卡地,黑鱼泡至索龙公路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公路”。苏高血马顺利通过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现场核验,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举办首届草原湿地文化节,推出十大冰雪系列活动,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0%、198%。
2024年,我县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激活创新动力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智改数转”,实施飞鹤(吉林)设备更新、成来电气数字化车间、镇赉香酒业技术升级等技改项目10个,争取银诺克综合制剂、吉林协联智能包装纳入省级示范项目。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梯度培育大河生态农业、飞鹤(吉林)、好雨农业创建市级、省级、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一个个重点项目“轻装快跑”的背后,是我县全力以赴抓落实、凝心聚力优服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先行争先进,改革开放蹄疾步稳、迸发活力。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一门通办”、“最多跑一次”比例分别达到70%、93.9%、96.3%。新发展私营企业58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862户。赋予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事项85项,获取执法资格认证人员72名,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个,到位资金13.5亿元,同比增长46%。组织域内企业积极参加东博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各类展销活动,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000万元。在人才交流、文旅康养、市场拓展等方面,与浙江海宁加强互联互通,两地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下一步,我县将牢固树立“以招商看能力,以项目论英雄”工作理念,用足用好“7+3”特色资源优势,大上项目、上好项目,做大总量、做强增量、做优质量。千方百计向外招。完善“一把手”带头、“三个专班”推进、全员联动参与的大招商体系,建立项目洽谈、签约、推进、落地、考核工作机制,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完善重点企业名录,积极“走出去”、精准“请进来”,招大商、招真商、招好商。聚焦“以企引企”、“以商带商”,以柠檬酸为桥梁纽带,重点引进药用氨基酸、燕麦乳生产加工、胡萝卜汁饮料加工等项目;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依托禾丰饲料、十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重点引进畜禽养殖、火锅底料、牛骨粉等项目;聚焦水稻、玉米等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米粉、豆制品加工、石墨烯、二氧化硅等项目,力争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到位资金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