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地处吉林省西部,曾因干旱频发、风沙肆虐及盐碱地众多被称作“瀚海”。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将生态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以水为媒,统筹推进“水草林湿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让镇赉这个曾经的“风沙之城”发展成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渔兴牧旺、宜居宜游的“鱼米之乡”。
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因其位于城南而得名“南湖”。该公园占地面积500多公顷,是我县最大的一处公园。2023年,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镇赉南湖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潭死水,面积不足130公顷,周围是PH值接近8的盐碱地。2013年起,我县先后实施了湖泡连通、湿地清淤、围堰保护、水污染综合治理、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工程。2016年春季,通过引嫩江水入公园等方式冲刷盐碱、更替活水,唤醒湿地生机,当年完成生态护坡3万延长米,清淤273万立方米,建设栈道6000延长米。2018年南湖纳入湖长制管理。近年来,镇赉县先后投入7.8亿元,实施了南湖生态修复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程,多措并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实施清水工程、截污封闭、生态修复、清淤疏浚、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引排水工程,开展岸线生态建设,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确保辖区内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几年时间,这个衣衫褴褛的“丑小鸭”已经蜕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靓天鹅”。荷花、芦苇、香蒲、芡实、垂杨、梓树碧桃等多种湿生植物并生,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野生鱼类齐游,国家保护鸟类集聚,樟子松、云杉、三角枫、榆叶梅等乔灌木茂盛……曾经的原始泡沼,现已成为集建筑、风景、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也让这里成为镇赉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2年5月,镇赉县河湖连通南湖生态绿水长廊维修养护提升、城市型续建工程开始动工,在南湖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天鹅岛、杏花岛、荷花池等景观设施。依湖而建的杏花岛沙滩、钢琴半岛、钟楼、七彩幸福林荫道、五和阁等南湖“十二景”,将好水好风光有机融入城市,塑造了城园相融、人景交织的优美格局。其中,“天鹅岛”“钢琴岛”接连获评全省最美“口袋公园”,镇赉人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水兴,则百业旺。从昔日的死水塘到如今的国家湿地公园,美景的背后,是我县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境内拥有嫩江、洮儿河、呼尔达河、二龙涛河,“一江三河”贯穿县域,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做活“水域文章”。多年来,我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实施江河及蓄滞洪区治理工程、大中型灌区配套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及高效节水工程、吉林西部供水工程(镇赉片区)。2023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全年巡查率保持100%。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90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9.4万亩。深入实施“四项工程”,完成防风固沙林2万亩、城区绿化3万平方米、廊道绿化137公里、江河库区绿化12公里、绿化美化村屯237个,全力构建“一区两屏三廊”林草湿生态连通格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持续推进秸秆全域禁烧,“五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8.1%。获评“吉林省生态县”。
生态环境好,候鸟来歇脚。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翠毯莽莽,碧波荡漾,有着大自然别样的静谧,芦苇、香蒲、藨草、碱蓬等多种典型优势湿地植物群落,为鹤、鹳、雁、鸭、鸻鹬类以及鹭类等水鸟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湿地生态的日益改善,让这里成为候鸟迁徙停歇的首选之地。每年的迁徙季节,全球4000多只白鹤中的3000多只都来保护区境内聚集停歇。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我县深入落实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生态强县和“美丽镇赉”发展定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建设。将生态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加强项目建设,优化基础、提升服务。依托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和万宝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白沙滩国家级大型灌区4个“国字号”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北方渔岛渔猎文化游、莫莫格风光游、万宝山草原风情游和环县城康养休闲游“三线一环”生态旅游路线全面启动,重点开发建设万宝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景观、重点打造新立村农耕文化田园主题、架其村生态采摘园,乌兰昭蒙古风情民宿等农旅项目,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之路。
生态本底好,保护干劲足。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进保护区、进校园、进社区,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维持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等,切实引导群众自觉树立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的意识。
风光宝地,鱼米之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未来我县将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创建成果,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幸福指数,逐步实现河湖互济、草茂粮丰、鱼兴牧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