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到莫莫格停留的鸟类共有298种,包括白鹤、丹顶鹤、大鸨、东方白鹳等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灰鹤、白琵鹭等4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另有一组数据也让人振奋:今年1月,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柠檬酸工程合格产品下线,截至6月末,已完成工业产值2.9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生态向美,产业向好。数据的背后,是镇赉县坚持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走“生态立城、产业兴城”之路的初心,也是处于快速“起飞”成长阶段的镇赉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类型保留地,全区总面积14.4万公顷,保护区内河网密布,多种典型优势湿地植物群落,为诸多候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全球有超过六成的白鹤都会到这里停歇、觅食。
近年来,镇赉县通过实施引嫩入白、河湖连通工程等水资源调配措施以及退耕还湿、退耕还林、疏浚河道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来自嫩江的活水涌入莫莫格湿地,湿地水文连通性恢复了,湿地生态的稳定性也增强了。多措并举下,莫莫格湿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在,莫莫格已经不仅仅是候鸟的驿站,还成为了大多数候鸟的繁殖地。保护区陆续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做了70多个人工巢,使东方白鹳繁殖数量逐年递增。如今,东方白鹳、白头鹤、灰鹤、小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镇赉县的种群数量不断攀升,成为这片土地生态繁荣的生动写照。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毗邻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莫莫格蒙古族乡乌兰昭村于2022年争取资金,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建设了乌兰民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民宿区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包含大蒙古包、小蒙古包和6间民宿,能同时接待200多人就餐、40人住宿。自2023年五一开始经营,截至2023年底收入30多万元。2024年民宿自5月10日开始营业,截至6月1日就有了10余万元的营业收入。深入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新业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镇赉已逐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助民增收的经济优势。
驱车行驶在镇赉,偶尔可见田边露白的盐碱。行至吉林协联苏打盐碱地改良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玉米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
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0亿元,在镇赉县分两期建设年产40万吨新型绿色智能化柠檬酸项目,创造了镇赉县单体工业项目投资规模最大的历史纪录。企业大手笔“落子”镇赉,源于镇赉的特色资源优势。柠檬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可以加工成有机水溶肥和土壤生物改良剂,在改良盐碱地上收获的玉米,则能被直接运往柠檬酸生产车间,完成原材料和产品的就地转换。至此,吉林协联打造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的“柠檬酸生产制造+盐碱地改良技术及产品研发服务+土地承包农业种植”的产业化模式完成了循环。不仅如此,该公司将坚持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培育传统行业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农辅工”的工农互补新业态,推动传统玉米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更多产业链企业落户镇赉县,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绘好一张蓝图,产业兴城 ,生态立城。如今,“绿色+产业”给这座奋进之城装上了发展新引擎,镇赉必将驶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