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护生态也是富口袋
文章说,对于乡村而言,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走不远,但如果不会科学利用生态优势,“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这样的方式也不行。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当了几十年林业工人的周义哲和工友们转了岗,从“砍树人”变为“看树人”。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围绕“林”字做活“绿文章”,周义哲们过上“不砍树照样能致富”的日子。在这个意义上,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人尝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甜头”,激发起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生态“高颜值”将更好转化为经济“高产值”,“含绿量”将进一步变为“含金量”。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优质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广袤乡村必将不断铺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