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微凉,稻垂蟹壮,眼下正值水稻灌浆与河蟹的增膏育肥期,农户们抢抓农时,加紧做好水稻与河蟹的田间管理工作,为稻蟹提质增产按下“加速键”,让今秋丰收更有保障。
走进位于建平乡的镇赉县丽华家庭农场,生长在稻蟹综合种养区域中的河蟹日前已完成了最后一次脱壳,开启了需要精心饲喂的“快速长肉”模式。农场工人正忙着向田间投撒饲饵,以确保该批河蟹能够在中秋节前后顺利进入市场。
今年是丽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毛印华从辽宁来到镇赉从事盐碱地水稻种植的第十个年头,经过多年的盐碱地治理与改造,农场在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的同时,稻米单产也在逐年提高。随着县域内越来越多的盐碱地被成功改造为具有“人工湿地”属性的水田,“稻蟹共养”作为一种立体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也得以在我县推广。丽华家庭农场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400亩,其中600亩采用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经济产值。
而依托于吉黑蒙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立,镇赉螃蟹也拥有了稳定可靠的销售平台。前景广阔,销路不愁,如同给蟹农们吃下了一颗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对如今的镇赉人民来说,盐碱地已经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稻蟹共生”“稻鱼共生”等模式在镇赉大地上的成功实践,既是我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推动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生动写照,又将为我县加快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步伐、持续开辟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带来更多的信心与活力。
编辑:陆瑶
初审:陆瑶
复审:刘笑妍
终审: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