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总指挥 让党的扶贫阳光照亮每个乡村——记镇赉县委书记鲍长山

时间:2019-07-03 来源:中国吉林网

  脱贫攻坚是一场不可懈怠的战役,更是贫困地区民众走向幸福安康的必然之路。而县委书记作为一县之帅,虽是“芝麻官”,实有千钧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    
  作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县的镇赉县,就有这样一位“一线总指挥”,他带领全县上下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批在吉林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缔造了拼搏务实的“镇赉扶贫精神”,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镇赉经验”。他就是镇赉县委书记鲍长山。

  认真谋划 充分发挥县委“总指挥部”作用    
  脱贫攻坚是民生、是使命,必须担当务实,认真谋划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镇赉县发展基础薄弱、贫困范围广、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面对责任与重担,鲍长山同志不畏困难、不讲条件,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担当,义不容辞地扛起了脱贫重担。”镇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裴成对记者说,“为发挥好县委‘总指挥部’作用,他在三年当中,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主持召开常委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商会、工作调度会、现场办公会100余次,树立了在兹念兹、唯此为大的工作导向。”
  为了整合领导力量,鲍长山研究建立了“1+N”领导体系,在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之下设立28个专项工作组,组长由县四大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形成了县级领导人人抓扶贫的领导格局。同时,鲍长山还亲自牵头研究制定县级包乡领导、包保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村等六个层面的责任清单,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他始终坚持靠前指挥,处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无论是研究脱贫项目、产业,还是制定脱贫计划、措施都会出现他身影。他始终把贫困村的事、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无论遇见什么问题和难题,坚持“小事不过夜,大事昼夜干”,决不将问题和责任推给上级、压给下级。

  深入基层 带领万名党员干部齐驻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鲍长山除了参加会议和迎检接待之外,一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忙着往乡村跑,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各级干部集中精力抓扶贫。2年时间,他以“水滴穿石”的工作耐心和韧劲,遍访了全县141个行政村458个自然屯。有时忙起来,一两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    
  “就自己,也不用说哪个领导陪着,也不用我们村上领导陪,他看哪个地方不行,就告诉你咋整就完事儿,做得非常好,走家串户的他都自己去。” 镇赉县镇赉镇架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时长海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鲍长山当领导的座右铭。针对攻坚初期包保力量不均衡、帮扶流于形式等问题,鲍长山果断对帮扶队伍进行调整,统筹全县190个机关单位8935名党员干部帮扶141个村、18884户贫困户。实行“321”结对帮扶,党政机关干部每人包3户,事业单位职工每人包2户,中省直单位和企业每人包1户。同时,安排村三委成员及有能力党员联系非贫困户、边缘户。实行“4 4”精准帮扶,分别明确包村部门四项重点任务和包户干部四项帮扶责任,干部带着责任上门“认亲”,带着任务入户帮扶,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既拉近了贫困户的感情,又提高的帮扶工作的时效性。

   

  经过2016、2017两年攻坚,镇赉县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少基层干部开始沾沾自喜。而鲍长山却经常对干部讲,我们虽然干了不少工作,但成绩不是我们自夸出来的。“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唯一标准。而就在2017年末,第三方评估反馈镇赉群众满意度84%,仍有部分群众对扶贫工作不够满意。对此,鲍长山陷入深深反思,钱没少花、事没少干、东西没少给,为什么还有群众不满意?为此,他组织召开了基层群众代表、镇村干部、包保帮扶部门三个层面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决定包保帮扶工作还得往深里做、往实里做。2018年4月9日,他卷起铺盖住进了结对包保的架其村,带领包保部门的干部一户一户帮助群众清理卫生、归置院落、种植庭院经济。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启动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百日攻坚”活动,全县近万名干部迅速下沉到村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强力推进村屯绿化、庭院内外卫生、残破围墙改造、发展庭院经济“四项工作”。

  抓住根本 扶贫产业促增收政策兜底做保障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结合地域发展特色和全县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子,切实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为了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鲍长山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突出县级层面顶层设计,创新构建分类带动、叠加覆盖的“1+2+X”产业扶贫体系。投资3.1亿元,为82个贫困村每村建设1个5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投资1.7亿元,采取“政府(投入固定资产)+企业(租赁经营)+农户”模式,为59个非贫困村建设2个大型养殖扶贫基地。通过这两类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村、非贫困村内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目前户均增收都达到16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同步组织乡村实施庭院经济、万栋日光大棚、中低产田改造等产业项目,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两项以上产业项目,实现了叠加覆盖。2017年,农业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部级联系会议、吉林省产业扶贫培训班先后在镇赉召开。
  为了攻克危房改造难关,针对危房存量多,群众嫌重建房屋面积小不愿意改造等实际困难,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每户增加地方补贴7450元,解决了群众嫌补贴少,不愿自己添钱的问题。另一方面,创新提出了D级除险加固模式,对具备条件的D级房屋按技术规程进行除险加固,不仅能保证家庭人口多的农户原有住房面积不变,改造过程中不用搬家,还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并得到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认可和推广。3年来,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10314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为攻克政策落地难关,鲍长山带领业务部门一项一项研究,一步一步推进,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以钉钉子精神,强力推动政策落地、工作达标。3年来,累计为贫困学生发放国家补助资金、地方补助资金1399.9万元、130.6万元,受益学生达到12388人次、2687人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3年来,累积投资6亿元,铺设农村公路11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贫困人口出行难问题得到全部解决,贫困村通客车率达到100%。镇赉县18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全县141个行政村都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了合格村医。贫困人口参合率、常住贫困人口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县所有农村居民都喝上了安全水,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用水保障率都达到了标准。三年来,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全县脱贫的贫困人口达到35972,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6%。 2019年4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发布公告,镇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为抓好退出后巩固提高工作,鲍长山带领研究制定了《镇赉县2019-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及后续帮扶工作方案》,将利用今后两年时间,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机构不撤、干部不散,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务实举措,不断提高脱贫退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党和人民以及历史检验,确保镇赉县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