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未来已来——吉林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时间:2025-04-14 来源:彩练新闻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此时,白山松水未来产业创新脉动强劲。今年以来,我省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为突破口,前瞻布局新赛道,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道路上提供了澎湃动能。

前瞻布局 抢占低空经济“新蓝海”

清明节气过后,吉林大地气温逐渐回暖,低空经济的“热度也随之强势攀升。在长春市低空飞行服务指挥中心,全省首个低空大模型“紫东长空”正实时监测低空飞行数据,为城市管理、物流投送等场景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长春正以“硬实力”托举“飞天梦”。

图片

依托碳纤维材料优势,吉林化纤集团生产的T700级碳纤维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为无人机、飞行汽车制造的“强支撑”;长光博翔研发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性能指标全球领先;全省9家通航企业、32架起降器、5个通用机场,织密低空基础设施网络。从农林植保到电力巡检,从文旅体验到应急救援,低空应用场景加速铺展。吉林省福航航空学院年飞行训练超7万小时,吉林省鹰之翼滑翔伞基地年接待游客破万人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低空经济,正成为吉林经济跃升的“新翅膀”。

图片

企业创新 科技“活水”引入传统产业

走进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华正亲自与团队调试新一代“汽车产线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这套系统已在一汽红旗繁荣工厂投用,通过AI算法实时监测生产线,生产效率获得了大幅提升。“用新技术啃下传统产业的‘硬骨头’,是我们创新的方向。”张立华说。 

从海外顶尖工程师到回乡创业者,张立华的奋斗轨迹是吉林企业向“新”而行的缩影。他的团队深耕异构计算与人工智能,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孵化出儿科医学大模型、智能滑雪视频剪辑生成等技术产品,赋能医疗、冰雪等产业升级。如今,博立科技的技术已渗透至汽车、教育、体育等领域,其“产线智能视频分析平台”更入选工信部“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唯一上榜项目。 

图片

在吉林,这样的创新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吉林省翼启飞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翼指挥”无人机管理平台,助力农业防灾减灾;长光卫星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星座,为智慧城市提供“天眼”支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吉林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强化基金扶持、优化政策生态等措施,让创新的种子在黑土地生根发芽。

高校赋能 “实验室”直通“生产线”

2024年7月9日,“吉大人工智能学院-吉林联通数智联合实验室”正式签约并揭牌。这一实验室的诞生,不仅是高校与头部企业“握手”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吉林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治理的技术攻坚,搭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直通桥梁”,为吉林乃至全国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片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任雷教授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正在以柔性驱动灵活地完成复杂测试动作,据悉,这项技术未来可应用于智能制造与医疗康复;“吉甲大师”双创实践基地自创立以来,累计指导帮助学生超万名;人工智能学院与博立科技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让“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车间里”的目标成为现实……

图片

向“新”而行,未来已来。站在新起点,吉林未来产业的“拼图”愈发清晰——低空经济“展翅”、人工智能“聚合”、数字经济“融通”,一幅属于吉林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陆瑶

初审:陈旭

复审:胡萍

终审:刘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