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镇赉,森林覆盖率曾不足0.3%。林木稀少、草地稀疏,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面对“风沙肆虐、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镇赉县坚持以实施“生态镇赉”战略为总纲,坚持不懈植树种草,战风沙、抗干旱、斗盐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生态立县”发展目标,举全县之力,规模性组织开展了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为代表的“举县三年大造林 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举县造林大会战 建设西部生态县”和“三年再造百万林 建设西部大屏障”等一系列城乡造林绿化美化活动。2020年7月开始,镇赉县作为吉林西部地区生态林草建设和管护的重点县份,通过强化组织体系、落实保障资金、细化成效验收、层级设置林(草)长、择优选聘护林(草)员、增设日常“监管员”、合理设置警员等措施积极抓好试改革点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管护效能。全县设置县级总林(草)长2人、副总林草长4人,县级区域林(草)长13人,乡级林(草)长29人,副林(草)长104人,村级林(草)长167人;全县共划分林草资源网格组285个并由1086名生态护林员分别负责,42名乡级监管员负责落实源头监管。根据基层警力每村设置1名责任民警,乡村两级共设置警员150名。全县“三长三员”共796人,常态化履职尽责体系更加健全、执行更加规范、成效更加明显。
在开展试点工作中,镇赉县全面强化“数字林草”、“智慧林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一体化、高标准的林(草)长制数字化信息综合指挥平台,并通过实行“林(草)长通APP+信息中心智能化管理”,成功打造了“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与护林(草)员管护相结合”的林草资源“双管”模式。
几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增绿”、全面“护绿”、善于“用绿持续抓好草原建设、湿地修复、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综合执法力度;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林草产业发展,培育林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产业,发展牧草、饲草、草编产业,加快和生态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向绿色要效益、要福利,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71.38万亩,森林覆盖率10.1%,森林蓄积312万立方米;草原63万亩;湿地300万亩。“城市园林化、村屯林围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林果化、湿地景观化、荒漠绿洲化”的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和谐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以白鹤为代表的众多鸟类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镇赉县也因此而荣获了“中国白鹤之乡”之美誉。2013年初镇赉县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2019年初“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成功获批,这两个“国字号”绿色光环辉映下,镇赉县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树立起了一面崭新的生态林草建设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