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发展正当时。近期我县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线。主动作为,创新发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以“解放思想”助推乡村振兴,在全县启动乡村振兴“三类村”建设工程,利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突出短板,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
坦途镇红岗村下辖三个自然屯,共有265户村民,贫困户105户,从2016年开始,红岗村全面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产业叠加覆盖,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到2018年顺利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从40%下降到0。脱贫后的红岗村实现了村屯卫生整洁、村民庭院干净、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乡村治理规范的转变,做到了既有颜值,又有产值。
条条村路干净整洁,棵棵绿树生机盎然,排排围墙熠熠生辉,户户村民勤劳肯干,告别了泥泞土路、低矮围墙、杂乱庄家院,现在坦途镇的红岗村处处彰显着和谐有序,而这些成果的实现来自于政策保障的“底气”、党员干部的“硬气”和村民群众的“争气”。
因病致贫的村民一直是红岗村两委班子和包保人员的敏感神经,如何让这些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是他们面临的难题,在政策的启发下,红岗村大胆突破,向废弃盐碱地要收益,在四年前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并对外租赁种植,一期兑现近10万元的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这让过去100公顷白花花的盐碱地成了老弱病残村民一项重要收入。
扶贫举措叠加是红岗村及村民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红岗村附近的空地,是本村与坦途村联建的光伏电站,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组件闪耀着贫困村民生活保障的希望,最近两个季度,由此产生的17万元收益已经全部分红到户。
为了提升脱贫造血能力,红岗村根据市场行情带领村民做足庭院经济文章,种植了谷子和黄豆,因为坚持不施农药化肥,这里的小米备受欢迎,每斤卖出了5块钱的高价,单价比市场价多出1块钱,这样的收入对于年老体弱村民来讲十分可观。
红岗村村民张国平老两口常年慢病缠身,都有外伤落下的病根儿,没有劳动能力,2015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两项分红收益,村里和包保人员还给他家制定了相对轻巧的庭院项目,3年来累计增收近6000元。今年春季一到,张国平把院子重新做了规划,希望再多收点儿粮食。
郭文举是红岗村应聘上岗的保洁员,他直言,全村从事这个岗位的保洁员共有三位,都是贫困户,别看老哥几个平时关系不错,但这工作上一直较着劲儿,因为一旦懈怠影响村屯建设就会面临辞退。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脱贫了的姜超忙得脚不沾地,在庭院里盖起了鸡架,作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标兵家庭,他和媳妇儿息双艳农活、家务活一样没落下。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路上,红岗村拿出了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毅力,亮出了标兵村树立榜样的雄心,今后,这里还将强化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建设更加干净、整洁、宜居、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亮出更加喜人的成绩单。